联系人:蒋笨笨
手 机:131 8271 9679
电 话:0510-8628 3168
传 真:0510-8628 3168
网 址:www.nuoyouhui.cn
地 址:江苏省江阴市东外环路528号
作者简介:
蒋君慧,男 ,1970年生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,南京印社社员。书法篆刻专业硕士研究生。无锡市书协副秘书长,江阴市书协副主席。
曾入展:八届全国展、二届青年展、三届兰亭展、首届手卷展、二届册页展等中国书协举办的多次展览,2019年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(楷书入展)
篆刻入展江苏省第二届篆刻展(2015)、西泠印社举办的诗书画印大展(2016,书法篆刻同时入展)。
2016年 第四届“林散之奖”书法展草书获奖提名。
现实生活中,我应该不是一个唠叨的人。只是看书看得入味了,便忍不住要留言,能当场就和作者聊聊当然极佳,然而并没有机会;或者并不与人多话,只在心里默默嘀咕。我常看的是古代书法经典,所思所想,在心里说,写在书上,或许在另一个时空,王羲之他们会看到的。
读《何绍基书法集》:
读何子贞书法,其实有很多感慨。古人用功是非常可观的,长篇巨制,气定神闲,这就是功夫。当代人在章法处理上,有很多花巧,写几个字就跳跃一下,写几行字就大大伸展一下,这当然很好,“古质而今妍”,今人何苦一定要像古人一样生活。但与古人相比,用力过猛,也就少了点读书人的矜持。
有不少书,是师友推荐的,能得高人推荐,省了自己翻检的功夫,网上购买,一键 OK,这等便捷,哪是何子贞先生所能奢望的。
如这本钱穆先生新校本《理学六家诗钞》,便是高人推荐,很有味道!忍不住写下读后感:
这么说,是切身体会。比如这首:
我惭仁知心,偶自爱山水,苍崖无古今,碧涧日千里。(朱熹 仁智堂诗一首)
题在山水画上,妥贴无比。类似的还有好多好多。读诗钞诗,若只看其本意,那往往就平平而过了。
比如这首,题花鸟画特佳:
天听寂无音,苍苍何处寻。非高亦非远,都只在人心。(邵雍 天听吟一首)
读书、经事偶有所感,怕自己忘了,赶紧记下来,很好的办法当然是记在本子上 ,勤笔免思。但自己实在不是一个会收纳的人,文思来得急,随手记在某本子上,事后往往连这本子都忘在哪里了。所以,很好的办法还是写在书上。即使当时忘了,隔些时日,偶然翻开,如遇故人,顿还旧观。
写在《怀素小草千字文》的扉页,悄悄地吐槽一下:
嘿嘿,如果全听各路人等的话,天地哪还敢有四时之替呢。
读书是内省的机会。“吾日三省吾身”自然是不容易做到的,但有时间就翻翻书,临临古帖,反省自己的学书之路,还是不难的。相比于人世间的艰辛,读书或许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让人进步、顺便还能悦己静心的好事,而且丰俭由人,费效比极佳。
读书,反省之余,还要给自己打气鼓劲。看人挑担不吃力,一艺之成,含辛茹苦,冷暖自知。于我而言,书法更像是对自己心迹的追寻,要“写到灵魂深处”(林散之先生诗句)。似乎很方便的那条路要不要走?要不要继续深入?妍与质的途径有很多,哪一条是切合自己,又能暗合古法的?用什么笔?用什么纸?磨墨要到什么程度?用什么墨?等等,具体而微,耐心求证。不与古人相印证,不寻求内心的安宁平静,是难以在黑暗中感知那一线微光的。人世间哪有一帆风顺的,所以要给自己鼓励,不然,就容易自己废了自己。
写在八大山人书法集的扉页:
过了两年,重读时看到,便再次提醒自己一遍。
其实,写字也挺累人的:
不容易啊。
对不同经典法帖的取法之处,是我读书的主要关注点。读《明王铎草书册》:
类似的读后感比较多,有的是多次读,多次写,所谓经典,就是在不同的时段,都能读到新的东西。这些类似读书笔记的,大都写得比较潦草,就不献丑了。
有的书,装帧设计很有感觉,忍不住总要手痒痒写点什么。古人说偶然欲书是个好状态,非常有道理。在如下图的一厘米小章下写几行小字,加盖上自己刻的小章,宛如天生,便得写字之乐。
题《弘一书法墨迹》扉页:
如果自己都没能从读书写字中感受到快乐,麻将、聚饮、广场舞,哪样不比书法热闹?何苦要板凳坐冷呢。
回想起少年、青年时代都有书法同行者,匆匆二三十年间,还能继续同行的,屈指可数。人生苦乐,谁都不易,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。题《晴山堂法帖》扉页:
所以,我常对自己说:
不要急,慢慢来。
《何绍基》,赵宏主编,周昌军著,时代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美术出版社,2016 年 6 月。
《理学六家诗钞》,钱穆著,九州出版社,2011 年 7 月,繁体版。
《理学六家诗钞》P107,晦庵诗钞卷。
《理学六家诗钞》P37,康节诗钞卷。
中国碑帖名品六十五《怀素小草千字文》,2012 年 7 月。
《明王铎草书册》,上海书画出版社,2004 年 5 月。
《弘一书法墨迹》,林可同编,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,2004 年 4 月。
《晴山堂法帖》,吕锡生、薛仲良主编,中央文献出版社,2006 年 5 月。
通用型计算器 编号:1618 说明: 规格:19